为促进江苏省条斑紫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紫菜加工水平及质量安全,省紫菜协会与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国家藻类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专家于2月19日至22日到如东、赣榆8家条斑紫菜一次和二次加工企业及赣榆柘汪紫菜产业园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察看紫菜及其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了解了紫菜加工现状及企业需求,与企业负责人就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调研过程中采集了加工企业的原料和不同产品的样品用于进一步分析研究。调研组还参观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并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领导和有关藻类研究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调研组就《干条斑紫菜加工微生物控制技术规范》标准、拌饭海苔等主要产品标准的研制可行性,在如东和赣榆进行了座谈和研讨。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苏州工学院、江苏海洋大学、南通市疾控中心、赣榆区市场监管局和疾控中心、省紫菜协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南通和连云港紫菜一、二次加工厂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藻类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王联珠研究员和江艳华副研究员在座谈会上做了《关于紫菜加工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及控制建议》的报告,系统分析了紫菜产品菌落总数超标问题及紫菜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源问题,提出了干紫菜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建议。参加座谈的人员围绕干紫菜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和控制途径,速食干紫菜、拌饭海苔、烤紫菜等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产品标准、加工技术规范等标准研制的可行性;《干条斑紫菜加工微生物控制技术规范》标准技术内容;烤紫菜、调味烤紫菜等即食藻类产品中微生物超标情况及GB19643中微生物限量规定的适用性;不同产地、生长期紫菜原料加工的干紫菜产品质量分级评价体系;紫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提升与品牌化建设合作框架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紫菜产品加工工艺、紫菜新型产品的研发与加工技术、加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紫菜新型产品品质评价及等级划分的关键指标、紫菜新型产品标准研制需求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委主任委员辛福言认为,此次调研座谈对提高紫菜产品质量,保持紫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活动结束后,黄海水产研究所及有关专家及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将加强与其他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聚焦紫菜加工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共同促进江苏紫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