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过,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毒品”。按照这一逻辑,当下的美国显然已“中毒”不轻。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促进本国制造业回流欲采取更多贸易限制措施的做法,则可能让美国在贸易保护这条损人不利己的不归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众所周知,美国曾是世界钢铁业界的老大,钢铁产量曾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像如今的中国一样,美国的钢铁产业也经历了“去产能”的过程。在这之后,美国更多的钢材需求,由巴西、印度、韩国等国家来满足。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美国自身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
近些年,在重振制造业政策的刺激下,作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产业——钢铁产业重新回到美国的视野,并被给予高度重视。但今日不同往昔,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低迷的当下,美国也难独善其身。然而美国并没有客观分析国内问题,一味将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归咎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钢铁出口国,对这些国家频频祭出贸易救济大棒,并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在去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案件中,一半案件集中在钢铁行业。冷轧钢板产品、普碳和合金钢板、不锈钢产品等钢铁产品接连“躺枪”,税率之高也令人不解和愤慨。除中国外,韩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国家也深受其害。
事实上,在全球化已如此深入、各国经济联系已如此紧密的当下,上述做法显然过于狭隘,后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因为美国国内钢材价格不要说跟中国比,就是比欧洲市场还高,放弃中国等市场质优价廉的钢材产品,只会抬高美国国内钢铁价格,削弱其竞争力,同时也会诛连下游产业,造成制造业成本上升,制造业回流还从何谈起。
此外,美国频繁采取“双反”措施,也激起了各界的强烈反弹。在数次表示“强烈不满”的同时,中国商务部多次表示,将采取包括世贸诉讼在内的“一切措施”维护本国企业利益。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显然是各方所不愿见到的。
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所言,中美经贸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的做法是祛不了病根的。与其回避问题,不如顺应潮流,以开放的胸怀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继续稳步向前。(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