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三门县紫菜养殖户增多 “海上菜园”增至1.6万亩
发布日期:2018-07-16


    三门县滩涂资源丰富,紫菜养殖作业有较长的历史。记者从该县海洋与渔业局获悉,近几年来,该县紫菜养殖户增多,很多来自福建等地的紫菜养殖户也看中这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纷纷“北移”该县,“海上菜园子”面积由此增加到1.6万亩左右。

    8月16日上午,在该县浦坝港镇金岙村外连接猫头洋的渔西滩涂上,十几个人或夫妻搭档,或多人一组,在滩涂打桩、插竿、拉架,没多久,滩涂上就立起了无数的竹竿,或方正或圆弧,整齐划一恰似一块块农田,高高竖起的竹竿相当于田畦,养殖户穿梭其间,犹如一幅生动的“海上耕耘图”。

    “这是紫菜养殖户们在为紫菜下种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再过一个多星期,紫菜就可以出苗下种了。”一旁,该镇江虹紫菜育苗厂负责人陈道超向记者介绍。

    65岁的陈道超,从事紫菜育苗工作已有19年时间,他的育苗厂就位于渔西滩涂边上。在那里,共育有2000亩量的紫菜苗,但还远不能满足各地紫菜养殖户的需求。陈道超打算再扩建厂房,来年增加1000亩量的紫菜苗。“你看滩涂上劳作的,有一半是从外地过来的养殖户,养的人多了,紫菜苗需求量自然就大。”

    据悉,三门县紫菜养殖集中在浦坝港镇、健跳镇、蛇蟠乡等沿海乡镇,具体分布在蛇蟠洋、渔西滩涂至牛尾塘一带。去年,全县紫菜面积6000亩,今年新增面积1万亩,养殖户达到上千人,其中,来自福建、温州等地的养殖户就有500人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紫菜“北移”现象?该县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副科长范建勋认为,紫菜养殖对水域环境要求很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福建等地的海域高温回暖及伴随的无风微浪天气,成了养殖过程中紫菜减产的关键因素,同时,水温过高致使紫菜幼苗或成菜烂菜、减产,直接影响到了养殖户的收成。

    这话得到了来自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的紫菜养殖户叶根连的认同。福鼎市是福建省紫菜养殖的主要大市,叶根连与当地群众一样,依靠紫菜养殖增收致富。然而,两年前,他与十多名老乡一起,辗转来到三门县蛇蟠乡,养殖了300多亩紫菜。“我们那边水域温度高,连续多次出现紫菜烂苗现象,产量也上不去。而三门湾海域的水温低、水质好,十分适合紫菜生长。”叶根连表示,来三门养殖后,紫菜烂苗现象再也没出现过,产量自然就高。

    此外,紫菜营养价值很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价格也一路上涨。该县健跳镇永丰村村民何昌健在连心塘养殖紫菜已有10多年时间,这几年来,随着紫菜价格的升高,他的养殖面积从之前的10亩增加到了目前的50亩,年收入达到100万元左右。在他看来,紫菜价格高了,收益好了,种植的人自然多起来。“3年前,紫菜的亩产价格还是7000元,现在翻了将近三番。”何昌健介绍,紫菜一年可收割6茬,平均亩产值达到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