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国增长转型将更慢,但更好
发布日期:2015-08-10

IMF:中国增长转型将更慢,但更好

20158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对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中称,中国正在进入“新常态”,其特点是增长减缓,但是更加安全和可持续。这意味着让市场在经济中起更具决定性的作用。

IMF预计中国2015年增速为6.8%,较去年的7.4%有所下降。增速放缓符合政府约7%的增长目标,体现了在解决脆弱性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必要放慢。报告表示,近期股市的回调不会阻碍正在进行的调整,即步伐放慢但更加平衡的增长路径。报告认为,中国目前的挑战是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加大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这要求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例如:转向更加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改善政府财政管理,以及在国有企业和私人部门之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IMF也敦促中国政府推进结构性改革,并接受短期较低的增长,以便在长期确保可持续和稳定的增长,认为这符合中国最佳利益。

汇率方面,IMF相信中国能够也应该努力在2-3年内实行有效浮动汇率机制的目标,并对中国央行确定人民币中间价的新机制表示欢迎,因为这会使市场力量在决定汇率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中国努力让市场力量在经济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快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提高汇率灵活性对其十分重要。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过于依赖不可持续的信贷和投资,这导致财政、房地产、金融和企业部门产生了大量脆弱性。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路径要求逆转这些趋势。报告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项全面的改革议程,并在减少脆弱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信贷增长在过去几年显著放缓,影子银行已经得到控制。受住宅房地产增长下降影响,投资正在降温。中国还通过了新的预算法以解决预算外借款问题。但是,在多数领域,这些进展只是减缓了脆弱性上升的速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取得进展,使脆弱性不断下降,包括:降低住宅房地产投资水平,通过多年的去杠杆过程消除信贷缺口,以及开展中期财政整顿。

报告强调,中国政府需要有效管理增长放缓,在解决这些脆弱性与避免增长过快下滑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由此应调整经济政策以实现今年6.5%-7%的增长和明年6%-6.5%的增长。在今年增长预计达到目标、通胀前景有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采取等待观望的方式,因为显著放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加剧信贷和投资脆弱性。鉴于信贷和房地产投资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应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并从明年起逐渐整顿财政以提高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报告认为,中国在许多结构性改革上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例如:更灵活地设定利率,逐步放开资本账户和制定新的预算法。但是,中国仍需进一步改革,以转向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经济。一方面,旨在放开金融体系的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实行了存款保险,并在市场化利率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转向一个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意味着银行根据市场状况和商业条件设定其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贷款政策。这确保未来能够创造就业的企业可以获得融资并拓展新的增长领域。另一方面,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报告认为,在私人和公共企业之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以便为私人部门的增长创造空间,进而推动未来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其他的改革包括:增加红利支付、加强治理并最终允许失去生存力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IMF专家认为,按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是中国成功的改革和发展政策的力证。但是中国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中国未来的成功将取决于继续实施必要的和艰难的宏观政策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