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培大扶强 培育“小巨人”企业——海安开发区坚持工业强区发展路径探析
发布日期:2016-10-17

   一、“小巨人”企业是海安开发区工业的脊梁

    1.“工业强区”是开发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工业强区是海安开发区始终坚持的核心战略。一直以来,海安开发区坚定不移地把工业作为跨越发展的“关节点”、“牛鼻子”和“突破口”,始终不渝关心支持企业,培育增长点,提升工业竞争力,千方百计建设新项目,发展新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创新新机制,努力实现新突破,面对发展难题和激烈竞争,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近两年,更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做到见势早,行动快,措施实,效果好。

    2.工业经济成为开发区发展的亮丽风景。去年,海安开发区工业应税销售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元大关,奠定了海安开发区工业在苏中苏北的领先位置。去年,亿元企业、规模企业总数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完成工业增值税抵扣设备投入34.5亿元,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47.7%,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10人,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省“双创人才”8人。

    3.龙头企业撑起开发区大半边天。重点大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衡量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开发区高度重视优势骨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特别是坚持实施“一企一策”培育机制,培大扶强“一企一策”企业69家,大部分企业发展成为骨干企业。到去年底,全区亿元工业企业由2010年底的70家增加到220家,增加了150家,成为全区开票销售的主力军。

    4.“行业标杆”正在走向航母编队。“行业标杆”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敢与强的比,勇与大的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行业中有位置、有影响、有话语权的企业,同时又是同行业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规模优势突出、主体业务扎实、资本运作水平高,具有产业关联性和示范性的企业。开发区去年底已有2家企业应税销售突破50亿元,联发集团在全国色织行业名列前茅,上市后更是如虎添翼、健康前行。鑫缘集团是全市第一个中国名牌,以评分最高荣膺全国丝绸行业“中国十大丝绸品牌第一品牌”。

    二、海安开发区“小巨人”企业强势持续健康发展

    1.运行质态平稳向好。80%以上为本土企业的“小巨人”企业群是工业发展的加速器。他们坚持改革创新,接地气扎实发展、不浮躁稳健前行、基础牢抵御风险能力强。全区15个主要工业板块,都由年销售超5亿的“小巨人”企业担纲。今年1—8月份,现代丝绸、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机器人等板块增幅达15%,20家企业达10亿元序时,其中鑫缘茧丝绸达60亿元序时;18家企业同比净增开票销售1亿元以上,其中鑫缘茧丝绸同比净增10.59亿元。大多数“小巨人”企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厘清思路,新辟路径,取得可喜实效。

    2.创新发展特色明显。“小巨人”企业做大做强,根本靠创新。目前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119家,其中销售超亿元的46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0%以上。近两年,开发区实施10万元以上产学研项目455个,其中30万元以上316个,支付合作经费1.8万亿元,规模企业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覆盖率均超过90%。联发集团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首家色织行业重点实验室,每年自主开发新品种、新花型、新材料1000多个。

    3.有效投入,扬优成势。海安开发区牢固树立“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发展理念,创新举措,丰富“月月看、家家到”项目观摩内容,健全以设备投入为核心的项目考核机制,形成加快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产出的浓烈氛围。“十二五”期间,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0个,新竣工234个,增加了一批像弘盛新材料、莫塔超硬材料,东材新材料等10亿元以上“小巨人”企业。同时更加注重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出台“低门槛、高贴息、重特色”的工业技改激励扶持政策,开发区连续三年工业技改设备投入超过20亿元。

    4.昂扬斗志,强大动力。海安开发区工业发展得力于一批“小巨人”企业,深层次的还是得益于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创新、有干劲的现代企业家。他们是开发区工业的“魂”,有现代化的思维和战略头脑、独创能力和敏锐的眼光、抗风险的意志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坚持高点定位,力争一流,敢向高处攀,敢与强者比,敢和快的赛,在经济压力较大的当下,打擂台,比业绩,不懈怠,不抱怨,不放弃,不悲观,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敢于担当,砥砺前行,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为行业崛起、为海安开发区发展奋发有为、永不满足!

    三、必须坚持“培大扶强”不动摇

    1.突出运行调控。当前,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大有作为期和快速发展期”。全力打造“发展速度最快、产业结构最优、创新能力最强、智能装备最精、吸附动能最全、发展环境最佳”的长三角北冀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核心力量无疑是“高大上”“小巨人”企业。对这些龙头企业要精准监控,精心呵护,开展点对点的服务,实时监测全区亿元企业和规模企业的重点指标,每月抓好增量、减量“双百名”企业和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入库税金、外贸等指标的预测预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对重点企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要高度重视,极度关心,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让政府“有形之手”成为重点企业壮大的助手、解难的巧手、发展的推手。

    2.突出技改投入。企业技改投入,展示的是实力,考验的是能力,落脚点是增强竞争力。海安开发区成功大企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技改、不断投入、不断装备升级的过程。海安开发区传统行业纺织业加大设备投入,加快技改步伐,技术装备“鸟枪换炮”,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了“凤凰涅槃”。要紧盯企业技改投入,围绕战略型、新兴型、主体型技改项目,制定清单,逐个对接,排出开工、竣工、达产的节点,确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及时兑现优惠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抓出一个技改投入的梯度模式,干出一个充满后劲的发展态势。

    3.突出集群发展。集群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既是培大扶强的基础,也是培大扶强的途径。海安开发区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产业现代纺织、时尚锦纶产业突破百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年增长超过30%,电梯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有色金属、电梯、纺织丝绸、现代家具产业链培育效果明显。要继续在板块培育上下苦功,用奇招,出实效,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研究制度扶持产业集群的政策措施,实施产业集群重点突破的战略,优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使小企业铺天盖地、龙头企业顶天立地。

    4.突出服务为先。深入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以“现场办公会”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调控、服务职能,把自己作为企业的保姆,把企业作为自己的亲人,深入企业出实招、解难题、促发展,及时落实涉企减负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深入推进银企对接、项目会商、盘活闲置用地和厂房、常态化招工引劳等措施,破解用工、融资、土地等难题,特别要组织金融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收贷,不惜贷,投放不拖延。要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以服务企业为荣,以服务好企业为己任,把各级的正确决策,通过“干事的人”传递落实到企业;让企业的困难和诉求,通过“干事的人”得到理解和解决,形成全区上下同心、政企同向的好局面,让全区工业在“小巨人”企业群的引领下做大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