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标国际深化改革
发布日期:2016-09-29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自贸试验区建设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向投资促进、金融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等与国际接轨和深化改革的方面推进。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大部委出台的政策在自贸试验区落实方面还缺乏系统化、相互配套和支持的体系,未来应该加强政策落实的协调性。在协调政策的同时,也要注重11个自贸试验区的协调发展,防止恶性竞争。
    随着近期中国自贸试验区扩容至11个、上海自贸试验区迎来3岁“生日”,当前自贸试验区发展现状如何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9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布的2016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指数显示,综合来看,中国自贸试验区总发展指数为68.37,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自贸试验区能对中国改革开放、地区经济、企业发展和大众生活带来正面影响,其中,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明显。
    上述指数能否全面客观反映当前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自贸试验区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该指数对探寻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检验政策效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并不能反映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全貌,评价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效如何的关键在于其是否与当初的设计方案和初衷吻合。未来,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向与国际接轨和深化改革的方面推进。与此同时,应加强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协调性和透明性。
    四大自贸试验区发展均超预期
    上述指数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从信心、创新力、影响力三个层面,对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试验区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定量评价和分析。从结果看,四个自贸试验区各领风骚,经济发展均超出预期。“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指数为68.37,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显示市场对中国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上海自贸试验区以69.33的总评分居各自贸试验区之首,其先行先试效果最为明显。”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若尘表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章昌裕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指数对改革开放、地区经济、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通过量化分析,可以初步反映已建自贸试验区的成就和竞争力,对探寻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检验政策效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他同时也强调,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过早以传统的自设封闭指标方式进行“指数”评价可能为时过早。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指数初步反映了各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现状,但不能反映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全貌。“对各大自贸试验区发展效果的评价,我们要看其最初设计的方案是什么,是否与最初设立的目标相吻合。”李光辉强调。
    未来加强政策协调性是关键
    上述指数显示,中国自贸试验区综合发展信心指数为69.52,较50中性值高出19.52,表明受访企业和公众对自贸试验区发展有一定信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信心指数低于公众,民营企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对自贸试验区发展信心仍显不足。
    章昌裕认为,相比公众,企业更关注微观层面,如自身优势、竞争程度、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全球经济仍没有走出困境,中国经济呈“L”形继续徘徊,仍看不出“U”形回升,企业信心指数偏低属正常现象。
    在李光辉看来,企业的信心指数反映的是企业的感受度。他认为,各个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不同,这也会导致企业有明显不同的感受。不过,针对服务业企业信心不足的问题,李光辉认为,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
    江若尘认为,自贸试验区外企业对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仍存一定疑虑,但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却仍保持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发展情况、对外宣传力度和透明度等尚需提升。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李光辉认为,目前各大部委出台的政策在自贸试验区落实方面还缺乏系统化、相互配套和支持的体系,未来应该增强政策落实的协调性,这是未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努力方向。
    章昌裕建议,一方面要加强11个自贸试验区的共同协调发展,防止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通过贸易便利化向投资促进、金融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等与国际接轨和深化改革的方面推进。“国家在批准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初,对每个自贸试验区都给予了准确定位,其实质是寻求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和建设接轨国际通行规则的试验基地。已成为自贸试验区的地方一定要不忘初衷,不能将自贸试验区当作政策洼地来发展。”章昌裕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