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下水污染程度远高于内陆或造成近岸海水质量恶化
发布日期:2017-02-16


    中国海洋报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合作单位系统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海量调查数据,对我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水体有机污染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研究显示,滨海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要远高于内陆地区,并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质量恶化,影响海洋生态。

    近年来,人类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明确要求实施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有机物污染风险评价。

    研究人员整合分析了全国52个盆地尺度地下水系统的深层、浅层地下水硝酸盐调查数据,全面进行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36个主要盆地浅层含水层中,25个盆地中90%的调查点超出我国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37个主要盆地深层或岩溶含水层中,10个盆地含水层超标。滨海地区特别是滨海岩溶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程度远高于内陆地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主要通过水文循环进入生物食物链而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研究还选取了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分析了其在不同水体(包括河水、水库、湖水、地下水、近岸海水)中的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是该污染的重灾区。

    滨海地区由于地势低缓,是水分、盐分的汇集区,加之复杂的陆海水体相互作用,未来的滨海水环境整治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中科院副研究员韩冬梅说,“滨海地区地下水超采造成的海水入侵与地下水污染相互交织,导致滨海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异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