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第十四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上,中日韩三方均认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提速基础已经具备。
据中国商务部相关人士透露,下一轮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在日本举行,三方将从该轮谈判起恢复工作组会议,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议题展开实质性磋商。
不过,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虽然挂上提速挡,但并不意味着其就此驶上坦途。受访专家认为,外部环境的干扰以及中日韩各自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都使得谈判仍须爬坡过坎。
面临更多新难点
中日韩自贸区自2013年正式启动谈判以来,至今已举行了14轮,并取得一定进展。最近半年来,三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多次表示,应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步伐,并对三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前景充满期待。
今年5月份,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领导人再次提到要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
中日韩三方最初的共识是要打造一个高标准的自贸协定。“但随着外部环境以及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发生变化,现在的情况与5年前已经大不相同,自贸协定谈判的意义和三方在谈判过程中所关注的难点、敏感点也在不断变化。”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沈铭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道。
他进一步分析称,从全球来看,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力抬头,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作为亚洲地区重要经济体,中日韩三国加快自贸区谈判的重要意义比以往更加凸显。
从三国发展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竞争优势也在逐步上升。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也表示,“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与成熟使得三方角色在几年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尽管如此,日韩两国在机械、化工、汽车、信息技术等领域仍具有比较优势,在高端产品上的优势尤为明显。在此背景下,合理安排制造业自由化进度,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争取足够的空间,同时避免日韩企业对中国相关行业的过度挤压甚至危及产业安全应该是中方的重要诉求。而日韩两国传统制造业也对中国的竞争力表示担忧,如何协商市场开放程度也将是接下来三方谈判的胶着点。
谈判重点有所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补型的三国产业经济结构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竞争关系。“这意味着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重点也应有所调整。”沈铭辉说,自贸协定的重点方向将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倾斜。日本和韩国在医疗、养老、环保、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未来谈判议题可能会更多地涉及到。而且,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日韩中高端产品也期待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将是三方下一步的谈判重点。
在赵晋平看来,贸易保护主义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一定要建立在相互信赖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达成一个成功而良好的自贸协定更需要建立在彼此之间互信和保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赵晋平对此表示,近年来中日韩三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明显改善,今年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互访也进一步推动了谈判的进程。同时,中韩自贸区的成功也为中日韩自贸区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谈判能够加快推进的有利条件。
受访人士认为,虽然距离中日韩三方自贸协定的达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外部环境压力加大、三国谈判动力不断增强以及三国领导人已经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进度将会提速。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