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产业高层论坛专题报道(二)
发布日期:2020-01-09

(二)

逄少军教授在紫菜产业高层论坛作

海藻产业现状以及几个种业问题的探讨》专题报告

1226日,在江苏省紫菜协会举办的紫菜产业高层论坛上,中国科学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逄少军作了《海藻产业现状以及几个种业问题的探讨》的报告,详细论述了藻类良种的培育中的相关问题。


逄少军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当前我国海藻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海藻种业在海藻产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海藻种业生产的要点、海藻产业对苗种生产的要求和研究的方向,当前海藻种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通过专业科研团队与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密切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提升藻类种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藻类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逄少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包括紫菜在内的海藻种业生产的要点有四:一是良种培育,包括应用杂交育种、选育育种、克隆育种等技术,属于技术层面;二是良种种苗生产,满足紫菜栽培的实际需要,这是苗种的生产层面;三是良种产业化栽培,这是属于生产层面推广和应用,通过这个层面对良种的特性,包括各个不同品种优缺点进行实践检验和论证;四是产品加工过程,包括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对良种最终产品的品质进行判定。而整个良种产业体系就是高效、有序、准确地将四方面或过长有机地结合,并用于整个生产过程。

良种的培育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育种材料的甄选,方法包括通过种质库、细胞系等方法,以及生产实际来进行;二是育种的技术方法,包括种群的建立,性状的评估,以及在栽培实际产业表现等;三是新品种的有效性测试,包括通过育苗、栽培产区测试,实际生性状的表现对比等;四是新品种之间,以及与原有的和旧品种对比,每个海藻栽培产业都流行着一些品种,有些是正规的通过新品种鉴定的,有些是生产企业自发挑选的,通过对比选择形状好,适宜特定海区的品种进行繁育和使用;五是品种使用的海域的概念,每个品种,包括新品种都有其适应的特定的栽培海域,换到另一个海况等条件差异较大的区域其表现也不相同,也许会变得更好,也许较差。没有一个品种在不同的、所有海域都能够表现出很好的形状和效果。

良种种苗的生产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种苗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设施是否适应,特别是水系统的控制能否达到精准、品种之间的混杂问题、精子污染问题的能否有效避免;二是亲本的使用:要对亲本的繁衍、独立制种系统、亲本的数量、遗传结构分析,选择合适的亲本;三是生产过程的控制:采苗时间、生产成本、出库的大小、幼苗的暂养。其中对温度的有效控制非常重要。

良种开放海域的栽培生产,也就养殖有四点需要注意:一是栽培海域的选择:浑浊度、温度、盐度、水流、营养盐等是否合适,病害发生的几率等也需要进行考虑;二是养殖容量的评估:通常被忽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对海域栽培规模的承载力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栽培是否能够成功,产量水平,产品质量和效益;三是同一个养殖海域高、中、低排次的问题,同一个品种在同一海域不同的潮位和区域的表现不同;四是早熟和晚熟的问题:更多的是和养殖生长环境相关。

种业健康发展的方向的要点有四个部分:一是作为育种团队,技术人员要持续关注品种问题,多去一线,了解产区实情,品种问题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问题;二是作为育苗生产企业要建立科学、正确的品种使用方法和生产工艺过程,相信科学的力量和作用,减少盲目性;三是种质资源中心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育种材料的收集和长期保存对种苗产业非常重要;四是作为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要加强,要在育苗、繁殖、推广一体化研发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起到重要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五是要加强育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要强调新技术的实用化,去伪存真;六是要发挥产业技术体系的优势,缩短产学研的距离,推动良种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带动藻类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省协会秘书处 黄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