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还款减免利息 银保监“金融抗疫”纾困中小企
发布日期:2020-02-17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在提前取出一笔定期存款之后,常住广东佛山的独立设计师赵帆(化名)终于凑够了钱还上2月份的房贷。“从1月上旬到现在,我都没有一分钱收入。但房贷每月还款时间不会改。”赵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少人的工作和收入都受到影响,如果持续下去,每月按时还款可能会让他们“喘不上气”。

  相对于个人而言,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可能更加直接,因为不开工就没有营收。

  “我们地区分行2月份的违约率并没有明显走高。”在珠三角某国有四大行担任地区负责人的李立(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分析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年前就已经基本备好2月的还款资金;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于自己的信用等级十分重视,“真到了资金链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很多小企业主就是把家里房子卖了,也要还上贷款的。”

  无论是贷款的企业还是个人,一两个月的还贷或许可以“挤一挤”,但当下疫情形势尚未明朗,持续时间不确定才是它们最担心的事情。

  事实上,监管部门亦注意到这个问题,优惠利率、延迟还款等将是疫情期间金融服务的主方向。

  2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做好辖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对接和需求调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积极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

  “疫情对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冲击较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相关地区和企业的信贷成本,加快信贷投放的步伐。”交通银行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要做的关键之一,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不抽贷、断贷和压贷,同时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影响。

  减免利息有操作空间

  在疫情下扶持中小企业的“量价组合拳”已在路上。

  根据wind数据,自2月3日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流动性已高达3万亿元;同时,继月初7天期、14天期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之后,17日早间央行开展的新一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亦下调10个基点。

  2月17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当日开展2000亿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3.15%,较此前下降10BP。而作为每月观测LPR报价的窗口,此轮MLF利率下行,基本上已经意味着本月LPR利率下行10BP已是大概率事件。

  在资本市场“量增价减”的背景下,小微企业贷款的进一步优化也已箭在弦上。

  在2月14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对受疫情影响现金流面临困难的企业,银行要和企业合理协商还本付息的方式,避免因贷款逾期产生的罚息等额外成本。他表示,鼓励倡导银行在自身财务可承受的范围内,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小微企业适当减收一段时间的贷款利息。“有的银行已经提出来减收一个月、几个月的贷款利息,这个我们是倡导鼓励的。”

  “对于一部分还款有困难的客户,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和客户一起共渡难关。”珠三角一家农商行从事信贷业务的张俊杰(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对于因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的企业,起诉其破产更像是一个“双输”的选择。在合理的范围内共渡时艰,对借贷双方都是最好的方法。

  但张俊杰同时提出,“共渡时艰”并非为所有小微企业提供无限火力支持,一部分经营不善的企业在此次疫情中问题加以暴露,应当让其自然淘汰。“有人说应当要全面减免企业和个人的贷款还款,但这意味着银行可能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失去赖以生存的现金流。这对于经济的打击可能更为沉重。”

非常时期或延迟还款

  尽管“量价组合拳”能够减轻企业融资负担,但对于更多企业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延期还款,来获得活下去的生机。

“在我们行内,一般超过两个月没有还款,我们就会直接‘拉黑’这个客户;如果逾期超过半年,我们就会上报央行的征信系统。”张俊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他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最早要在3?4月份才能够逐渐恢复,加上不少企业都是订单式生产,这意味着他们回笼资金可能还要再往后延迟一两个月。“如果他们在7?8月份才能还上款,可能早就已经上了失信名单。”

  因此,在顶层设计上扩大不良贷款率的框框,让银行有更多的空间发放贷款,显得尤为必要。

  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会上表示,作为监管部门,银保监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较为严重地区的银行,也会充分考虑疫情的客观影响,适当提高监管容忍度,对于监管指标达标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或者在监管措施上作出一些灵活安排。

  李立则进一步指出,从银行的贷款结构看,他们所在的大型国有银行大多以国有资产以及大型企业为主,受到疫情冲击可能相对较小,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高的城商行、农商行才可能是首当其冲的重灾区。“但从整体1.81%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以及190.61%的拨备覆盖率,银行业有充足资源来应对不良率上升。”

  张俊杰预期,企业资金最紧张的时间可能出现在4?5月,这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在几个月的停工后消耗殆尽,但再生产又需要新的资金投入。“提升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让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也在2月15日的会议上补充道,允许不良贷款有所增加,在这方面监管层是有准备的。“这两年我们在加大金融风险治理力度,不良贷款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之一。总体看,不良贷款比例是比较低的,相对全球各个国家来说,我们可调整的余地还是比较大的,相信能够稳妥地应对好这个问题。”

来源: 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