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亲历者说)
发布日期:2021-04-19

20139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时任自贸试验区企业服务处副处长的杜燕英,接到了紧急电话通知,她被调到自贸试验区企业服务大厅。“开办企业的人太多了,必须加强服务力量。”

杜燕英去企业服务大厅一看,人头攒动。她101日直接上班,从此连续几个月没休息过。

“场面真的火爆!大厅挤得满满当当,场外还有很多人。”杜燕英的工作,是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作出调整,优化办事流程。

开办企业的人太多,服务大厅每晚七八点才能下班。早上四五点,门外就开始排队。“我们及时调整,早上6点就开门,同时工作人员进行预审核,减少投资人在柜台前咨询、审核材料的时间,同时还启动了预约办理。”

自贸试验区备受关注,各部委办、兄弟省份、高等院校纷纷组织前来观摩,服务大厅一天就能接待30多批次人员,“大家对自贸试验区充满了热情和期待。”杜燕英说。

此后,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投资服务中心,杜燕英任中心主任。“中心率先实行企业办事‘单一窗口’服务,线上线下结合,实现企业新设、变更和境外投资的‘一口受理、信息共享、并联办事、统一发证’。在这里,海关、工商、商检、公安、外汇等部门协同办公,形成一支服务市场主体的团队。”

在负面清单制度推动下,外商在自贸试验区投资手续流程大大缩减。杜燕英见证了第一家通过备案制诞生的合资企业。

如今,企业服务大厅重新装修了,从办事者的角度出发调整布局,更舒适、更智能。大厅的名称也由“企业服务大厅”更名为“行政服务大厅”,服务领域更广了。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