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办的2022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研讨会线上举办。来自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以详实的数据和缜密的分析,指明全球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现状与困难,对未来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以及各重点行业走势做出了预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特别是农业对外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农产品贸易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贸易处处长叶全宝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大而不强、国际话语权低、调控手段少等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有关展会等平台建设,扎实做好农业领域贸易谈判等,促进我国由农业贸易大国向农业贸易强国转变。
“当前是一个挑战频繁、危机叠加的灰暗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难以推动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经济体正处于艰苦的调整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田志宏认为,从国情来看,优化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要立足国家长期资源环境约束实际、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及适应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全国畜牧总站统计信息处处长杨红杰介绍,受国际形势影响,近两年来,国际饲料价格持续攀升导致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建议进一步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替代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等,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养殖行业降低饲料蛋白水平,缓解原料成本上涨压力,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牢牢掌握养殖业稳产保供主动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虽然国内种植成本依旧偏高,但新冠肺炎疫情好转带来物流畅通和运输成本降低,将会让农产品价格缓行回落。”中粮期货产品研发中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粮食供应链正在恢复,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粮油供应国增产,未来1-2年全球将进入稳定气候状态,以上因素都将对全球农产品供给端恢复产生积极影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晓雪以全球食糖贸易为例,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原油价格下跌致使主要食糖生产国将乙醇生产转向食糖生产,进而导致食糖产量预期大幅上调,由此可见全球能源价格直接影响食糖贸易。“目前中国食糖贸易呈现进口来源高度集中、高含糖产品成为普遍贸易存在模式、供需受价格影响较大等现状,由于巴西、印度等食糖供应国产量预期短缺,预计国内食糖仍将呈供需偏紧状态。”刘晓雪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子飞表示,面临东南亚国家市场竞争力增强以及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下降问题,我国水产品贸易顺差收窄。短期来看,餐饮恢复、节日临近将刺激水产品内需增长,行业将迎来复苏,长期来看,中国还需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主要水产品出口进行战略优化。
本次研讨会也是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的配套活动。全国近20个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和贸促系统成员线上参会。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