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州苍南县赤溪镇联合县海洋与渔业局,在流岐岙村举行首批养民证发放仪式。当天,流岐岙村168户紫菜养殖户悉数领取到了养民证。
据悉,苍南县探索实施大渔湾海域紫菜养殖二级承包制度推进海域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该试点养殖户共1117户,已缴费户数1033户,缴费金额达361.3万元,完成率高达92%。
近年来,由于海域无偿使用,紫菜养殖效益可观,同时随着“一打三整治”工作的推进,部分渔民转产转业,多种因素的叠加致使苍南海区养殖矛盾纠纷不断。
为此苍南县逐步探索化被动为主动海域有偿使用模式,以大渔湾区域海域养殖规范化管理为试点,实施大渔湾海域紫菜养殖二级承包制度,即通过委托苍南县大渔湾围垦有限公司和海安渔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养殖海域发包至村集体组织,与村集体签订养殖水域承包(租)协议书;二级承包为村集体组织发包至养殖户或养殖合作社并签订有关协议,在承包方缴纳全部租金后,由县主管部门发放养民证,明确养殖情况。
赤溪镇委书记陈宗灶告诉记者,该镇的紫菜养殖户众多,大多数为家庭作坊式的小户散养,如果通过村级组织采取一级承包,操作上十分繁琐,还可能造成养民之间纠纷,因此试点采取了二级承包机制。同时,海域有偿使用金的50%返还至村集体作为村集体建设资金,30%作为乡镇政府管理经费,20%作为两家国营公司作为日常管理经费。实施有偿使用金返还制度,即保障了日常维护需求,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此外,实施捆绑机制,强化养殖证与油补、船只审核管理捆绑,实行以持有养殖证领取油补、通过养殖船只检验等规定制度,以实现养民规范化管理。
为了准确掌握每一户养民分包的种植区域和种植面积,苍南县首次利用无人机开展大渔湾养殖现状调查,确定大渔湾紫菜种植亩数为4.8万亩。以海域航拍图为依据,开展各养民养殖地点和面积的核对排摸工作,使每户养殖区域均有精确的经纬度坐标,避免因养殖海域交叉重叠而导致矛盾纠纷。